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专业

一、专业概况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1年,本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为校级重点学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医学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进行有效交流、团队协作和跨领域合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500余名,现有在校生260余名。多数毕业生从事各行业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工作以及在计算机技术行业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就业形势前景良好,人才需求日趋旺盛。

二、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7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形成了一支职称与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部分教师除承担本专业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承担着全校公共课的教学任务。本专业注重教师水平的提高,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多名教师曾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本专业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近4000平方米,拥有各类教学设备2000余台,具体包括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专业微机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DSP实验室、通信综合实验室、网络综合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完成各项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专业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地建有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基地36所,教学医院14所,工业和信息化部授牌“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远程教育中心”,与企业联合共建了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工程中心、国家物联网实验室,并与世界知名IT企业——慧与-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联合培养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方向的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培养条件。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为重点,转变教学观念,力求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3+1”培养模式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理论扎实、注重应用、医工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为使专业办学特色落到实处,与浪潮集团、中软国际、达内科技、青岛软件园、东华合创、山东众志、万力科技、万维网络、大通前沿等多家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软件企业与机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教学。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环境。结合“3+1”培养模式的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JAVA技术开发、医学图像处理、医药应用软件设计、.NET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等颇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向。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的研发学习、实践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国际化企业,为实用性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专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目的,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断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近年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山东省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和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共计获奖180多项,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35项、二等奖80多项。营造了热爱科学、鼓励创新、敢于争先的学习氛围。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行业流向相对稳定,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5%,进入各类大中型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40%以上,其中知名企业有印度塔塔集团、浪潮集团、联想集团等。学院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和村官。有28%左右的学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四、课程及就业去向

学制与学位: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

就业去向:可在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软件销售、非IT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五、校企联合共建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慧与(原惠普)合作培养软件测试)(*见后面注明):本科,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性能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

专业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知识,建立问题求解的算法意识,形成基本的算法认知、利用、分析、设计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知识,掌握多门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和发展动态;具有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医学影像图像处理的能力;具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信息化系统软件测试的基本能力;掌握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知识,具有软件测试专业技能;学习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自然及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在实训完成后优先在慧与产业基地以及慧与公司就业,其次面向慧与合作伙伴,再次面向慧与上下游企业,最后发对外函推荐就业,慧与将与其国内2000家上下游企业对于具有慧与实训证书的学生优先录用;也可以自主择业。对于未进入慧与-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学习的学生,可继续留校学习,可选择考研或者在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应用程序开发、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测试、系统支持、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慧与(原惠普)合作培养软件开发)(*见后面注明):本科,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框架编程技术、移动软件开发、SOA架构应用开发。

专业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知识,建立问题求解的算法意识,形成基本的算法认知、利用、分析、设计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知识,掌握多门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开发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的能力;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和发展动态;具有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医学影像图像处理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基本能力;学习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使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自然及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在实训完成后优先在慧与产业基地就业,其次面向慧与合作伙伴,再次面向慧与上下游企业,最后发对外函推荐就业;慧与将与其国内2000家上下游企业对于具有慧与实训证书的学生优先录用;也可以自主择业。对于未进入慧与-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学习的学生,可继续留校学习,可选择考研或者在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应用程序开发、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生产企业系统开发、系统支持、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慧与(原惠普)合作培养软件测试)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慧与(原惠普)合作培养软件开发)两个方向,是与慧与-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联合培养的两个专业方向。

慧与-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是业界领先的IT巨头慧与(中国)有限公司在华北地区(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唯一的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总投资20亿美元,占地面积约750亩,建设规模为150万平方米。基地位于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大学园,包括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软件开发测试及IT资源服务中心、产品演示中心和慧与产业基地4大项目。

培养模式:采用2+1+1的培养模式。即对于自愿选择慧与方向的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大一、大二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学习,大三嵌入部分慧与课程;第四年(大四)自愿选择是否进入慧与基地学习,进入慧与基地的学习费用自理。对于未进入慧与基地学习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学习。

选拔方法:为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大三结束后对于自愿进入基地的学生由慧与基地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进入慧与基地的学生名单,并由学生自愿选择是否进入基地参加专业实训、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

版权所有: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中段
邮编:271016 电话:0538-62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