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静 %T 多层螺旋CT在肺内≤1 cm纯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0 Journal Article %D 2017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R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7.08.004 %P 573-577 %V 44 %N 8 %U {https://gjzlx.sdfmu.edu.cn/CN/abstract/article_10279.shtml} %8 2017-08-08 %X 目的 分析≤1 cm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病灶的CT影像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1 cm肺pGGN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3例≤1 cm肺pGGN患者,手术后确认103例pGGN病灶中浸润前病变67例(浸润前组),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8例、原位腺癌39例;浸润性病变36例(浸润组)包括微浸润腺癌21例、浸润性腺癌1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扫描,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部位、大小、CT值、内部密度、病灶边缘、周围血管情况和瘤肺界面,并绘制浸润性病变和浸润前病变大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鉴别两种性质pGGN大小的界值。结果 浸润前组与浸润组的病变部位(
χ
2=0.529,
P=0.746)、空泡征(
χ
2=1.581,
P=0.209)、支气管充气征(
χ
2=1.639,
P=0.201)、病灶边缘(
χ
2=0.614,
P=0.7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浸润组肺瘤界面清楚所占比例高于浸润前组(86.11%∶44.78%,
χ
2=16.568,
P<0.001)。在病灶与肺内血管的关系分类中,浸润组Ⅰ型所占百分比低于浸润前组(5.56%∶41.79%,
χ
2=14.894,
P<0.001),Ⅲ型所占百分比高于浸润前组(38.89%∶1.49%,
χ
2=26.320,
P<0.001)。浸润组病灶平均最大径[(0.85±0.17)cm]大于浸润前组[(0.76±0.1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63,
P=0.009)。鉴别浸润前和浸润性病变大小的最大径界值为0.81 cm,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1%和63.5%,曲线下面积为0.622。结论 在≤1 cm肺pGGN中,浸润性病变病灶较大,肺瘤界面更为清楚,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分型Ⅲ型所占比例较大,MSCT可呈现病灶的上述影像学特点在≤1 cm肺pGGN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