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夏玲玲, 陈永顺, 李彬, 宁婷婷, 张蔡羽天 %T pN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R0切除术后放化疗与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 %0 Journal Article %D 2022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R 10.3760/cma.j.cn371439-20220325-00063 %P 334-339 %V 49 %N 6 %U {https://gjzlx.sdfmu.edu.cn/CN/abstract/article_11146.shtml} %8 2022-06-08 %X 目的探讨pN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R0切除术后放化疗较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R0切除的pN +ESCC患者病理资料。依据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分为放化疗组( n=41)和化疗组( n=58)。主要观察指标为无瘤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99例患者中位DFS和OS分别为20.0个月、28.0个月,1、3年DFS率分别为60.8%、34.5%,1、3年OS率分别为83.5%、40.2%。其中放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中位DFS分别为39.0个月、10.0个月,1、3年DFS率分别为79.4% vs.48.3%、57.3% vs.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2.27, P<0.001);放化疗组中位OS未达到,化疗组为21.0个月,放化疗组和化疗组1、3年OS率分别为92.1% vs.75.9%、60.8% vs.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1.12, 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 HR=0.58,95% CI为0.34~0.97, P=0.038)、神经侵犯( HR=1.88,95% CI为1.11~3.20, P=0.020)、辅助治疗方法( HR=0.37,95% CI为0.21~0.67, P˂0.001)均为pN +ESCC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辅助治疗方法( HR=0.33,95% CI为0.17~0.66, P=0.001)是pN +ESC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 HR=0.54,95% CI为0.30~0.97, P=0.038)和辅助治疗方法( HR=0.38,95% CI为0.21~0.69, P=0.001)均为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辅助治疗方法( HR=0.34,95% CI为0.17~0.69, P=0.003)为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放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辅助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65.85%(27/41) vs.31.03%(18/58), χ 2=11.75, P=0.001]、血小板减少[29.27%(12/41) vs.10.34%(6/58), χ2=5.78, P=0.016]、放射性食管炎[21.95%(9/41) vs.0(0/58), χ 2=11.48, P=0.001]、放射性肺炎[21.95%(9/41) vs.0(0/58), χ 2=11.48, P=0.001]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放化疗较化疗可明显改善pN +ESCC R0切除患者DFS及O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pN分期、辅助治疗方法均为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辅助治疗方法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