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德宝, 孙子雯, 鲁守堂, 徐海东 %T ASB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0 Journal Article %D 2023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R 10.3760/cma.j.cn371439-20230523-00090 %P 470-474 %V 50 %N 8 %U {https://gjzlx.sdfmu.edu.cn/CN/abstract/article_11327.shtml} %8 2023-08-08 %X 目的探讨ASB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三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ASB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ASB6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ASB6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SB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67.9%,72/10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4%,11/106, χ 2=73.67, P<0.001)。ASB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χ 2=7.34, P=0.007)及TNM分期( χ 2=16.85, P<0.001)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 χ 2=0.42, P=0.516)、性别( χ 2=0.76, P=0.385)、肿块大小( χ 2=0.91, P=0.341)、肿瘤位置( χ 2=2.29, P=0.130)、组织学类型( χ 2<0.01, P>0.999)、分化程度( χ 2=2.54, P=0.111)、远处转移( χ 2=3.38, P=0.066)无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SB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37±0.13比3.39±0.09, t=-12.48, 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SB6高表达组(72例)与ASB6低表达组(34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5.8%和73.5%( χ 2=6.82, P=0.009)。单因素分析显示,ASB6表达( HR=3.09,95% CI为1.25~7.65, P=0.015)、淋巴结转移( HR=0.41,95% CI为0.21~0.82, P=0.011)、远处转移( HR=0.20,95% CI为0.10~0.42, P<0.001)以及TNM分期( HR=0.10,95% CI为0.03~0.32, P<0.001)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远处转移( HR=0.22,95% CI为0.09~0.50, P<0.001)及TNM分期( HR=0.25,95% CI为0.11~0.58, P<0.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ASB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ASB6高表达的患者其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可将ASB6作为未来结直肠癌患者早期监测及术后生存评估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