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原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病(IFD)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298例原发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放疗后肺部IFD发生情况,对原发NSCLC患者放疗后肺部IFD发生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298例接受放疗的原发NSCLC患者,61例发生肺部IFD,发生率为20.47%;其中检出真菌73株,包括假丝酵母菌属57株和曲霉菌属16株。IFD患者与非IFD患者年龄(χ2=23.13,P<0.001)、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χ2=19.28,P<0.001)、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χ2=17.49,P<0.001)及同步放化疗(χ2=18.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4.64,95%CI为2.12~10.13,P<0.001)、合并2型糖尿病(OR=5.63,95%CI为2.19~14.48,P<0.001)、同步放化疗(OR=3.73,95%CI为1.74~8.02,P=0.001)及接受侵入性操作(OR=5.11,95%CI为2.33~11.19,P<0.001)均是原发NSCLC患者放疗后肺部I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指标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为logit(P)=-4.59+1.53×年龄+1.73×合并2型糖尿病+1.32×同步放化疗+1.63×接受侵入性操作(R2=0.852)。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同步放化疗、回归模型P值预测原发NSCLC患者放疗后肺部IF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63、0.68、0.68、0.82。结论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及同步放化疗均是原发NSCLC患者放疗后肺部I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以上4个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患者肺部IFD预测具有良好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