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理论研究>> 正文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校内报警电话

    济南主校区:
    0531-59556110

    泰安长城路校区:
    0538-6229110 6233110

    济南历下校区:
    0531-82629110

    部长信箱:
    bwc@sdfmu.edu.cn

    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日期: 2021-10-09 来源: 安全保卫部 浏览量:
    - +

    摘 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点,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得到认真和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特别是在新时代到来后,对高校在安全教育工作上面临的崭新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力求寻找到更积极妥善的应对措施,目的是争取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力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 大学生 安全教育


    我国政府及各级相关教育和管理部门始终把高校的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以贯之,严肃对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1]各高校无论是在日常的管理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制度建设或理论探究等方面都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自身建设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在校大学生的自身情况也越来越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学校安保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在安全教育工作方面面临的难题和需要迎接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一、高校安保工作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保教育形式有限

    高校安全教育的出发点是使师生员工在内心深处牢牢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2我国普通高校的安保工作虽然是学校日常工作最受重视的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表现形式方面,目前仍旧是以辅助的教育方式为主,并不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能够像其他课程一样获得的固定的常规的安排。通常高校的安保教育工作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出现:第一,新生入学教育。该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校纪校训和一定理论内容的安全知识,包括像消防、防盗、防诈骗和交通安全等。该阶段的理论教育一般由高校的各院系辅导员来完成,时间短,内容少,只是有利于大学生入学的短暂过渡期,实际效果并不好,引起学生的关注程度相对比较有限。第二,模拟安全演习。高校的安全演习一般都会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每年都会组织。但是在组织模拟安全事件的演习时,一般针对对象是大一新生,其他年级的学生基本不再参与;二是演习的形式基本围绕着消防演习等科目展开,形式单一,更多的时候学生是抱着完成任务和好奇心的驱使来参与而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第三,组织专家讲座。为提升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效性,很多高校也会组织安保方面的相关专家来校进行像消防、疾病、反恐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但是此类讲座活动一般组织较少,相关专家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受教育大学生一般是各院系或某院系的学生代表,覆盖面相对有限。第四,校内专题宣传。高校会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和某些特殊的事件来组织高校对本校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比如艾滋病、网贷、地震等。但是这种安全教育的活动具有偶然性,因为重大安全热点问题并不是每年都有,还有就是校内宣传一般是以展板、宣传栏和传单为主,此几种宣传方式受器材数量和使用权限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时下课上的学业和课下的网络等更受学生的关注,因此效果更显一般。

    (二)安保师资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高校的安保工作,主要由高校相关领导分工和保卫处直接管理,以维持校园正常秩序和处理日常的校内突发大小安全问题为工作主要内容,工作形式相对被动,因此可以治标但不治本。在校内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后,比如同性恋导致的艾滋病,比如攀比导致的网络“裸贷”等现象,对高校提出的崭新问题就是如何使在校大学生接受必要的系统的最新的安全教育,在这个问题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安保教育师资的问题。因为,首先,绝大多数高校基本没有常规安全教育课程的安排,因为很多学校在压缩学分而想要开设的课程却呈现攀升的势头,安保课程并不是受关注的重点。其次,我国的教育情况决定了能够从事安保教育的师资来源匮乏,基本没有高校开设这样的专业来培养类似的人才,学校想要引进也无法安排计划和指标。这就导致高校从事安保教育的师资的来源多样,可能是各院系的辅导员,也可能是校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其中以退伍安置军人为主,还有可能是非专业教师兼职,人员构成复杂,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缺乏教育经验,有的缺乏理论修养,教育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安保工作学生轻视

    大学生的求学历程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高考前的被动教育阶段,另一个是高考后的主动学习阶段。前者,在中小学,应试成为主题,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承担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工作,同时也与其年龄幼小心理不成熟有很大关联,学生更多的是重视能够提高分数的内容,其它基本忽略不计。后者,在高校,大学生可以更多的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内容,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首先是集中在能够修完学分的课程,其次是能够带来资格保障的证书和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学历的学习中,安全教育并不适用这一切,所以中小学的漠视和大学的忽视,使安保工作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

    (四)安保设施硬件疲乏

    高校由于具有半开放的基本状态,日常大量学生和校外人员的流动,校外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各种教学和活动的安排,都使校园安保设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校内巡逻车辆、消防器材、安检设施、监控网络等等都会长期服役,甚至是带病服役,因此安保设施的使用频率比其它单位要频繁的多,毁坏的也多,这些设备往往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装备来运行,而这些工作又往往牵扯到财政支出、维修保养、安装调试等,学校保卫处的工作人员一般是难以承担起这样的工作任务,因此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就面临着设施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五)安保队伍组织薄弱

    高校的安保队伍主体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人数较少,一般就是学校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分设各科室,各司其职,一般包括综合科、消防科、户籍科等科室,但人数相当有限;另一部分人数较多,一般就是学校雇佣的日常安保人员,分布在校园各处,包括像办公楼、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管楼等要害位置,从事日常的安保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相对较低,很多并不是专业安保人员出身,受限于编制和待遇等问题,工作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只能处理日常纠纷。

    (六)安保对外交流有限

    高校的安保工作在对外交流方面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与高校所在地社会公安等部门进行工作交流;二是与其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寻求经验借鉴。前者,社会公安来高校一般是传达所在地市的相关政策和文件以及日常的监督和检查,偶发的是比如高校出现比如像诈骗、强奸、伤人等比较严重刑事案件,需要移交公安和司法等部门的,属于日常工作的交流,这里的分工相对比较明确,因此一般无事不登三宝殿,交流并不积极,因为要么会增加公安部门的工作负担,要么会有损学校的声誉,所以双方之间的主动性并不高。后者,在各地方高校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制度建设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这种交流受客观条件限制,在交流时要么时间较短,一两天结束,走马观花,要么安排不便,人员不齐,以寒暑假为主,也不能很好的观摩实际工作的面貌和效果。

    二、高校安全教育当前面临的崭新难题

    (一)网络媒体影响深刻

    新时代带来了各种生活的便利,其中网络媒体以及相关设施的普及,大大方便了全国各族人民。作为最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一份属于他们的最爱礼物。但是这份礼物除了有外表的光鲜,在一些阴暗的角落也隐含了许多的问题,甚至悄悄给学生们带来了风险。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最便捷的工具,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日渐推广,浏览、购物、交友、游戏成为大学生学习之余日常生活的主要休闲手段。与之而来的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在高校成为高发现象,比如诈骗、赌博、网贷、直播等围绕网络展开的活动,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的薄弱,成为不法分子重点关注和诱骗的对象,一些学生深陷其中,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学业,甚至是人身安全。

    (二)学生信仰不够坚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自己的信仰,或感性,或理性,或科学,或迷信,不一而足。青年群体的思维敏捷、行为独立,高校则是思想活跃最为聚集的领域。[3]作为大学生,其人生年龄还在少龄,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人生最好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信仰正处在一个特殊建设阶段,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极其容易摇摆不定,原因是:首先,在学业的修习过程中,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过程,限于学习内容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真正走入学生内心的并不是其学习内容的全部,肯定是掺杂了青春期的困惑、懵懂、迷茫,甚至是叛逆的心理;其次,大学生在由少年到青年的人生积累和转变过程中,既有感性为主的不成熟心态,又有急切想以理性思维做出正确判断的挣扎,因此看问题和做事容易片面和走极端;最后,大学生一路是由中小学走向高校的,总的来说始终没有跳出教育和学校的范畴,接触社会的范围有限,踏入社会的实践偏少,积累社会的经验不足,因此极易受人蛊惑,信仰偏差,走向极端。

    (三)安全教育手段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一个大的飞跃式的变化,基本延续的方式就是新生入学教育,偶尔的专家讲座和有特殊新发安全问题时的下通知和开会议等形式进行提醒。从主体上看,没有始终能够全面覆盖在校大学生,重点是突出了大一新生,对其他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从目的上看,大一重点开展的安全教育主要是为了辅助大学生能够相对安全顺利的踏入高校,融入高校的新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不是培养其自主安全意识为主;从内容上看,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主要是围绕像消防、交通、地震、洪水、诈骗、疾病等专题方式展开,以理论学习为主,但是很多学生连基本的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使用灭火器材等常识性的安全训练都没有实际上手模拟过;从心理上看,高校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做事欠考虑、易冲动为其自身安全问题埋下隐患,以近期香港骚乱的人群统计来看,16岁到23岁的青年人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这里面牵涉到大学生绝对不在少数,也足以说明问题。

    三、新时代高校应对安全教育的模式探究

    (一)高校安全教育核心思想的时代转变

    国家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安全教育的核心思想和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资本渗透、市场竞争、网络传播、金钱诱惑、盲目攀比、物质享受等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在不断向高校施加影响,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往往容易各花入个眼,游移不定,甚至走火入魔,至少是会影响学业。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4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内犯罪案件也在不断被爆出,比如艾滋病在青年同性恋中的加速传播,“裸贷”使部分女学生深陷网贷的泥淖,诸如盗窃、诈骗等问题也不断曝光。以上这些现象给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结合香港骚乱暴露出的青少年教育缺失问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水平,高校安全教育的核心思想必须要有所转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的状况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以及实际意义,使该理论成为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阵地的主流和核心,引导其在该思想的武装和教育引导下,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应用到学习上来,保障其自身的人生轨迹始终和国家发展的方向相一致,这样既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又可以使其尽量避免走弯路和犯错误,进而为提升学校的安保工作提供核心的主体保障。

    (二)高校安全教育运行方式的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运行有统一要求但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在围绕安全教育这个主题下,各高校的实际操作往往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问题就是:一,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在很多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安全保卫是重点,确保没有出现消防问题和学生案件是重点,但对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二,课程安排基本没有。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限于师资、课时、学分、教室等实际情况,在安排教学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以师资为例,从各院系来说是没有安全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从高校保卫处来说,作为行政部门的人员也不具备教师的资格。三,授课方式简单落后。由于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授课条件,所以承担此教学任务的教职人员一般是兼职,因此,授课的方式一般都以理论授课为主,很少有能够开展积极有效的实践教学。因此要在安全教育的教育方式上要敢于创新,要与时俱进,要能够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就要争取做到:一,安全意识深入学生自我内心,要学生变被动低效的学校给我安全为主动高效的在校我要安全;二,授课内容要时效新鲜灵活,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常规的讲几个安全问题即可,而是要从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生有用等方面下手,要善于结合社会安全热点,比如近期武汉爆发的冠状病毒问题;三,教育方式要注重能力培养,通过视频、图像以及现场模拟展演等形式给大学生提供保护人身安全的基本技能,比如可以安排女子防身术、简单包扎、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技能的现场教学。

    (三)高校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支撑

    作为在校大学生,从其经历和心理来说,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对安全问题从内心来说也不可谓不重视,但是从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的问题来看,有的学生在宿舍私拉电线,偷用各种小家电,比如热的快、烫发器、电水壶、电热毯等,甚至有学生在床上吸烟,这都严重增加了火灾隐患;有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安全底线,比如无故旷课、网聊交友、热衷攀比、拉帮结派等现象也不在少数,这就为其自身安全埋下伏笔。因此在高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是确保学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一,实物展示。通过展示牵涉相关主题的灾后残骸来警示学生,比如燃烧后的被褥、撞坏后的汽车、过载后的热得快、爆炸后的充电器、重复使用过的针头等学生日常生活听过、见过,甚至用过的非安全物品。第二,视频播放。利用大屏幕不间断的播放两类视频:其一是事故发生现场的视频,比如火灾、洪水、车祸、吸毒等,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其二是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的状况,比如烧伤、车祸、性病、艾滋病等受害者的人身状况,切实让学生看出事故的严重后果,冲撞其心灵,引以为戒。第三,模拟逃生。购买和安置各种模拟装置可以使学生体验灾害到来时的直观感受,培养正确逃生的心理和技能,比如火灾模拟器、烟雾模拟器、地震模拟器以及VR视频装置的体验。通过建设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在日常运行中可以使在校学生按照学院、年级等进行分类,全方位全覆盖的分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学生摆脱单调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切身体会来着重高效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自我安全意识。



    版权所有: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betway.com )安全保卫部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6699号
    邮编:250000 电话:0531-5955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