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10-08 上一期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治疗新进展

    杨婧诗, 邹立群
    2019, 46 (10): 577-580.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1
    摘要( 687) PDF(677KB) ( 304)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因其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年轻患者常采用高强度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老年患者采用低强度化疗。201812月,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型靶向药tagraxofusp专门用于初治或复发BPDCN患者(年龄≥2岁)的治疗;venetoclaxdaratumumab等靶向药物均在治疗BPDCN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PD-1/PD-L1抑制剂以及抗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论著

    乳腺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EGFL7P185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胡小波, 夏明智, 何悦, 刘志华
    2019, 46 (10): 581-584.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2
    摘要( 351) PDF(790KB) ( 184)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及P185蛋白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水平,分析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EGFL7及P185蛋白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GFL7及P185蛋白的水平。分析EGFL7及P185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组织中EGFL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39/60)、28.33%(1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6.205, P<0.001);两组患者P18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26/60)、15.00%(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11.657, 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EGFL7蛋白水平分别为(3.39±0.38)μg/ml、(2.75±0.31)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109, P<0.001);两组患者血清中P185蛋白水平分别为(7.12±0.75)μg/ml、(6.08±0.62)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279, P<0.001)。EGFL7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 χ2=6.128, P=0.013)、TNM分期( χ 2=7.781, P=0.005)、淋巴结有无转移( χ 2=5.444, P=0.020)密切相关;P185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 χ 2=8.910, P=0.003)、TNM分期( χ 2=8.024, P=0.005)密切相关。 结论 EGFL7及P185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水平较高,且其阳性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EGFL7及P185蛋白在乳腺癌疾病进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对患者预后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张东伟, 蓝冰
    2019, 46 (10): 585-589.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3
    摘要( 422) PDF(836KB) ( 296)
    目的探讨两种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差异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洛铂+依托泊苷治疗(EL组),另外49例采用顺铂+依托泊苷治疗(EP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Ki-6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 结果EL组和EP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48.98%(24/49)和40.82%(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660, P=0.417)。EL组与EP组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17.07%、11.11%,EL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0个月,EP组为15.0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094, P=0.228)。化疗前,EL组和EP组患者血清ProGRP分别为(978.4±225.7)ng/L、(940.2±237.1)ng/L,NSE分别为(43.9±10.3)ng/ml、(41.7±11.6)ng/ml,Ki-67分别为(287.5±55.3)pg/ml、(279.8±62.6)pg/ml,VEGF分别为(566.8±109.4)pg/ml、(538.1±144.0)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17, P=0.416; t=0.993, P=0.323 t=0.645, P=0.520; t=1.111, P=0.269);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roGRP分别为(167.3±68.5)ng/L、(180.6±62.1)ng/L,NSE分别为(17.5±4.8)ng/ml、(19.0±5.3)ng/ml,Ki-67分别为(98.0±18.6)pg/ml、(101.4±20.8)pg/ml,VEGF分别为(430.4±95.8)pg/ml、(442.8±91.0)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007, P=0.316; t=-1.468, P=0.145; t=-0.853, P=0.396; t=-0.657, P=0.513);EL组和EP组患者化疗后的血清ProGRP、NSE、Ki-67、VEGF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072, P<0.001; t=21.694, P<0.001; t=16.263, P<0.001; t=12.459, P<0.001; t=22.736, P<0.001; t=18.931 P<0.001; t=6.566, P<0.001; t=3.916, P<0.001)。化疗过程中,EL组患者≥2级腹泻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26.53%(13/49)和61.22%(30/49)]均低于EP组患者[48.98%(24/49)和81.63%(40/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5.254, P=0.022; χ 2=5.000, P=0.025)。 结论洛铂+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较顺铂+依托泊苷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更轻。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及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张蕴玉, 彭静, 宋志刚, 李星缘
    2019, 46 (10): 590-594.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4
    摘要( 413) PDF(804KB) ( 214)
    目的探讨血清中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情诊断及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和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50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M组),依据Durie-Salmon分期标准,Ⅰ期、Ⅱ期、Ⅲ期患者各150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清中Cys-C和β2-MG 水平。比较两组人员、Durie-Salmon不同分期MM患者血清Cys-C和β2-MG水平差异;比较不同疗效MM患者的Cys-C和β2-MG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两项指标在MM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Cys-C与β2-MG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M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 结果MM组患者血清Cys-C、β2-MG水平分别为(2.11±0.78)mg/L、(6.07±3.08)g/L,对照组分别为(0.75±0.20)mg/L、(1.78±0.59)g/L,两组间Cys-C、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33.848, P<0.001; t=28.084, P<0.001)。Durie-Salmon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9±0.21)mg/L、(1.36±0.17)mg/L、(3.07±1.0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44.157, P<0.001);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β2-MG水平分别为(2.57±0.75)g/L、(4.66±1.43)g/L、(8.63±2.2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57.285, P<0.001)。MM患者治疗有效338例,占75.11%;无效112例,占24.89%。有效患者血清Cys-C、β2-MG水平分别为(1.28±0.23)mg/L、(2.82±0.78)g/L,无效患者分别为(2.97±0.77) mg/L、(6.22±1.92)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35.874, P<0.001; t=26.633, P<0.001)。血清Cys-C近期疗效预测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76.6%,血清β2-MG预测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73.6%;血清Cys-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为0.764~0.862;血清β2-MG AUC为0.865,95%CI为0.825~0.906,两组AU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90,P=0.01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中Cys-C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 r=0.539, 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95% CI为2.386~5.144, P<0.001)和Cys-C(95% CI为2.367~9.702, P<0.001)均是影响MM近期疗效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β2-MG(95% CI为3.549~13.739, P=0.001)是影响MM疗效的独立因素。 结论MM患者血清Cys-C和β2-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随着MM病情分期进展呈升高趋势,可作为MM患者病理分期诊断的标志物;该两种指标能够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估,β2MG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略优于Cys-C。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不同疗效评价时期的症状负荷评估

    章志福, 汤礼宾, 孙洪波, 刘军民, 罗伟
    2019, 46 (10): 595-600.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5
    摘要( 268) PDF(658KB) ( 192)
    目的观察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不同疾病类型及治疗过程中症状负荷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确诊的84例MPN患者,根据其亚型分类将患者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骨髓纤维化(PMF)组,每组各28例。比较3组患者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SAF-TSS)各维度评分情况,比较不同疗效时期(就诊时、疾病进展时、病情稳定时、临床改善时、部分缓解时、完全缓解时、复发时)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 结果患者初诊时,PV组、ET组、PMF组MPN患者关于饱胀感( χ 2=6.095, P=0.047)、腹部不适( χ 2=7.342, P=0.025)、活动力不佳( χ 2=13.029, P=0.001)、注意力不集中( χ 2=6.099, P=0.047)、瘙痒( χ 2=6.956, P=0.031)、骨痛( χ 2=7.807, P=0.020)、发热( χ 2=8.000, P=0.018)、体重减轻( χ 2=27.340, P<0.001)等症状负荷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MF组患者活动力不佳(85.71%,24/28)、注意力不集中(67.86%,19/28)、体重减轻(82.14%,23/28)发生率显著高于PV组[42.86%(12/28)、39.29%(11/28)、35.71%(10/28)]、ET组[(46.43%(13/28)、39.29%(11/28)、14.29%(4/28)](均 P<0.05),PMF组患者腹部不适(75.00%,21/28)、骨痛(60.71%,17/28)发生率高于PV组[39.29%(11/28)、25.00%(7/28)](均P<0.05);PMF组饱胀感(89.29%,25/28)、发热(42.86%,12/28)发生率高于ET组[60.71%(17/28)、10.71%(3/28)](均P<0.05);PV组瘙痒发生率(71.43%,20/28)高于ET组(42.86%,12/28)、PMF组(39.29%,11/28)(均 P<0.05)。在不同疗效时期,患者乏力( χ 2=368.594, P<0.001)、饱胀感( χ 2=261.312, P<0.001)、腹部不适( χ 2=195.629, P<0.001)、活动力不佳( χ 2=217.862, P<0.001)、注意力不集中( χ 2=280.664, P<0.001)、夜间盗汗( χ 2=239.650, P<0.001)、瘙痒( χ 2=254.418, P<0.001)、骨痛( χ 2=180.291, P<0.001)、发热( χ 2=231.613, P<0.001)、体重减轻( χ 2=227.831,P<0.001)的症状负荷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疾病进展时乏力症状负荷评分较就诊时高( P<0.05),饱胀感症状负荷评分较就诊时低( P<0.05);在病情稳定时乏力、瘙痒症状负荷评分较疾病进展时低(均 P<0.05);在临床改善时乏力、腹部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症状负荷评分较疾病稳定时低(均 P<0.05);在部分缓解时饱胀感、活动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盗汗、瘙痒症状负荷评分较临床改善时降低(均 P<0.05);在完全缓解时乏力、饱胀感、夜间盗汗、瘙痒、骨痛、体重减轻症状负荷评分较部分缓解时低(均 P<0.05);复发时乏力、饱胀感、腹部不适、活动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间盗汗、瘙痒、骨痛、发热、体重减轻症状负荷评分较完全缓解时高(均 P<0.05)。 结论各亚型MPN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别,随着病情进展或转归,其主要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变。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综述
    miR-490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邓思远, 贺德
    2019, 46 (10): 601-604.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6
    摘要( 525) PDF(643KB) ( 238)

    微小RNA-490 (miR-490)miRNA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490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miR-490有望作为肿瘤诊断和临床预后的指标,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斯赛女, 王华英, 俞万钧, 李纪鹏
    2019, 46 (10): 605-608.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7
    摘要( 473) PDF(702KB) ( 250)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多功能分泌型细胞因子,可通过JAK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在不同肿瘤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LIF在结肠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高表达的LIF通过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降低放化疗敏感性,从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阻断LIF信号通路则可抑制肿瘤进展,LIF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碳离子放疗的优势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李倩, 周金
    2019, 46 (10): 609-612.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8
    摘要( 543) PDF(644KB) ( 318)
    重离子放疗相对质子、光子放疗具有独特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优势,使其在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而碳离子则被公认为是目前最适于放疗的重离子。碳离子放疗在脊索瘤、头颈部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及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已得到初步体现。了解碳离子放疗的特点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制定临床决策。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Group3型髓母细胞瘤MYC抑制相关机制的研究

    杨希林, 陈晓品
    2019, 46 (10): 613-616.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09
    摘要( 463) PDF(645KB) ( 293)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好发的脑部肿瘤。Group3型是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相当一部分基因表型呈MYC扩增。对MYC上游基因位点的阻断主要通过miR494DDX3NOTCH1通道实现;通过BETiATR/Chk1双抑制实现MYC复制转录的抑制;针对MYC下游基因的阻断则主要集中于LDHASETD8EZH2上。这些针对MYC扩增进行的一系列抗肿瘤治疗机制的研究,为临床抗MYC相关性髓母细胞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CDK4/6抑制剂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莫秋萍, 陈益定, 王晓晨,
    2019, 46 (10): 617-619.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0
    摘要( 312) PDF(636KB) ( 279)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4/6抑制剂因可阻滞细胞增殖,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可改善内分泌耐药患者预后。CDK4/6抑制剂的适应证还有望拓宽到早期乳腺癌中。但CDK4/6抑制剂耐药机制仍不明确。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lncRNA与小细胞肺癌

    明超, 何锐, 孙远, 田翎含, 赵光强
    2019, 46 (10): 620-623.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1
    摘要( 412) PDF(643KB) ( 326)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首位,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15%。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 (lncRNA)(TUG1CCAT2PVT1HOTTIPHOTAIR)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lncRNA可在转录中、转录后和表观遗传学水平上调控相关基因水平的表达,从而影响SCLC的增殖、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中微小RNA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牛亚倩, 常钰玲, 刘芳, 楚惠媛, 陈彻
    2019, 46 (10): 624-626.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2
    摘要( 334) PDF(636KB) ( 249)

    微小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多种mi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异常,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的PI3KAktmTORIGF-1RTGF-β等信号因子,在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在晚期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蔡梁, 沈亚丽
    2019, 46 (10): 627-630.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3
    摘要( 417) PDF(645KB) ( 256)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及酸性鞘磷脂酶等生物因子有效杀伤肾癌细胞。较高生物剂量及单次照射的SBRT方案能够使晚期肾癌原发灶及转移灶得到更有效的局部控制,并且不良反应可耐受。SBRT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可增强肾癌对放疗的敏感性,SBRT与免疫药物联合治疗可通过远隔效应增强免疫反应。SBRT在晚期肾癌治疗相关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卡博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新进展

    梅彦侠, 赵一舟
    2019, 46 (10): 631-633.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4
    摘要( 509) PDF(636KB) ( 256)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难、对放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等特点。局限期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晚期主要以免疫和靶向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对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靶向药物相继上市。卡博替尼已被批准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一线及二线的治疗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得到充分的证明。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皮肤恶性肿瘤

    赵娟, 康晓静
    2019, 46 (10): 634-637.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5
    摘要( 271) PDF(642KB) ( 170)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与细胞的永生化、肿瘤的发生和细胞的衰老密切相关。hTERT与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皮肤淋巴瘤等)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hTERT的异常表达在皮肤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等各个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胃癌同时合并鼻咽癌一例

    肖燕, 曾麟, 姚伟荣
    2019, 46 (10): 638-640. DOI: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9.10.016
    摘要( 205) PDF(1061KB) ( 312)
    相关文章|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