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四君子颗粒对棕榈酸诱导的小鼠小肠内分泌细胞株STC-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灌胃给予四君子颗粒(5.25 g/kg、10.5 g/kg),连续7 d,制备含药大鼠血清。培养STC-1细胞,与含药血清预孵24 h后暴露于棕榈酸(0.4 mmol/L)72 h。CCK8法检测STC-1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3以及caspase-9活性, 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p-PERK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蛋白水平。
与四君子颗粒含药血清预孵可明显减轻棕榈酸诱导的STC-1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P< 0.05或P< 0.01),并使p-PERK、CHOP及Bax蛋白降低(P< 0.05或P< 0.01),Bcl-2蛋白水平升高(P< 0.01)。同时,四君子颗粒可明显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凋亡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9活化(P< 0.05或P< 0.01)。
四君子颗粒可明显抑制棕榈酸诱导的STC-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及调控Bcl-2家族蛋白表达有关。
研究芍药苷(PF)对脂多糖(LPS)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给予芍药苷预保护24 h,再通过LPS诱导SH-SY5Y细胞损伤,通过CCK-8法测定SH-SY5Y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
芍药苷对LPS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细胞存活率提高;LPS组NLRP3及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而不同剂量的芍药苷可以降低NLRP3及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
芍药苷对LPS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炎症、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病理机制。
新鲜成年羊,摄X线正侧位片排除先天性畸形、肿瘤、骨折等,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每具标本的骨密度。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清除椎体标本两旁的肌肉、软组织以及与胸椎相连的肋骨,T3~T9、T10~L4各为一组,各制备16组实验标本。每组中间一位椎体(T6或L1)造成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处理恢复压缩骨折椎体的高度。标本两端椎体固定,采用人工脊柱测试系统(Mini Bionix)和多通道脊柱测试系统,进行标本的屈曲、伸展、轴向载荷、旋转等运动,以及疲劳试验,获得静态和动态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椎体再骨折发生与强化椎体的关系。
T10~L4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松质骨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椎体皮质骨最大von Mises应力明显高于T3~T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为了保持直立状态,T10~L4组的竖脊肌力会明显高于T3~T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T10~L4组的椎间盘压力、终板最大von Mises应力与T3~T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胸腰椎T10~L4比T3~T9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再发骨折与承受的应力能力有关,可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分析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基于分子分型建立Nomogram预后模型,指导临床决策。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6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基于独立预后因素绘制Nomogram预测模型。
共3 02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子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度表达型、Basal-like型(三阴性乳腺癌)占比分别为84.9%,12.1%,0.9%,2.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0.001)、婚姻状况(P= 0.001)、分化程度(P< 0.001)、肿瘤大小(P= 0.001)、肿瘤浸润和扩散程度(P= 0.026)、T分期(P< 0.001)、分子分型(P< 0.001)、骨转移(P= 0.024)、手术类型(P< 0.001)是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的显著临床病理参数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来评估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竞争性风险和量化生存差异。Nomogram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表明,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7(95%CI:0.722 ~ 0.772),并且3年、5年生存率的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能力较好。
男性乳腺癌患者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监测的一种评价工具。
对比分析含不同蒽环类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为临床中合理选择蒽环类方案以减少心脏毒性的发生提供参考。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含蒽环类化疗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08例,分为EPI(表柔比星)组53例,THP(吡柔比星)组72例,LD(多柔比星脂质体)组83例,将三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心肌酶谱五项(LDH、α-HBDH、CK、CK-MB、AST)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各组患者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心肌酶五项均有明显升高(P< 0.05),LD组患者化疗后的心肌酶五项除AST外都低于EPI组和THP组(P< 0.05),EPI组和THP组的心肌酶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PI组和THP组的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比值(E/A)较化疗前均有下降趋势(P< 0.05),且E/A明显低于LD组(P< 0.05)。
多柔比星脂质体相比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具有更好的心脏安全性,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之间具有相似的心脏损伤风险。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
以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加用rTMS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6.67%,P< 0.05。两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语言、注意、延迟记忆评分及总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为(3.19 ± 1.65)分,低于对照组(4.78 ± 1.45)分,P< 0.05。
rTMS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症状,提升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分析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以及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研究对象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与华法林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84.09%(3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纤维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加速机体凝血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分析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价值。
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诊且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55例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接诊且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的55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炎症细胞因子、牙周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
(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炎症细胞因子、牙周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3例无效(5.45%),对照组11例无效(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91%)与对照组(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对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有较好效果,且能降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肥胖患者腹腔镜减重手术术后疼痛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n= 45)与对照组(n= 4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阻滞,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恢复质量。
试验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地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QoR-40恢复质量调查表5项测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减重术后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肥胖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
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治疗。比较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水平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氨基酸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6 min行走距离(6MWD)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与对照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能力,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观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
回顾性分析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开腹手术(对照组),52例行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取石手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疼痛减轻更明显,术后1 d痛感VAS评分显著降低(P< 0.05)。术后1 d血清中TNF-α、CRP水平均有所上升,以对照组升高程度较观察组更明显(P<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CRP水平则均显著降低,以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 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2/52)、20.00%(10/50),以观察组并发症更少(P< 0.05)。观察组未见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16.00%(8/50)显著升高(P< 0.05)。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更好,利于减轻创伤,减轻术后痛感,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并发症少。
观察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有效性。
纳入的病例资料来源于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咳嗽、憋喘、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经过治疗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有效率高(93.3% VS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显著,有利于加快症状消失,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对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同时在术前应用橄榄油标记胸导管,分析其应用价值。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的13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8 h使用橄榄油标记胸导管,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使用以上标记方法。观察胸导管形态,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胸导管暴露情况、乳糜胸相关并发症情况。
在腔镜下,观察组患者术中可见胸导管充盈、饱胀,容易分辨;对照组术中可见胸导管扁平、细小,不易分辨。观察组术中胸导管暴露率为92.31%,对照组术中胸导管暴露率为6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可视乳糜漏率3.08%,胸导管结扎率4.62%,无术后乳糜胸及二次手术,对照组患者术中可视乳糜漏率13.85%,胸导管结扎率18.46%,术后乳糜胸率7.69%,二次手术率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前,对患者使用橄榄油标记胸导管可提高术中胸导管显示程度,减少乳糜胸发生,值得推广。
分析甲基强的松龙对小儿急性肾炎临床疗效、病程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肾炎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病程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比对照组76.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蛋白质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将甲基强的松龙应用于急性肾炎患儿,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研究探讨血压、抑郁、血压控制行为三者间的关系。
于2019年在安徽省界首市三个乡镇抽取240名高血压患者,用抑郁量表及自制血压控制行为结构问卷调查。
控制饮食与躯体障碍得分、控制吸烟与价值障碍得分均呈正相关(β= 0.164,β= 0.317)。增加体力活动与价值障碍、动机障碍得分及抑郁总得分呈负相关(β= -0.235 ~ -0.172)。控制饮酒与血压综合分级、舒张压分级呈正相关(β= 0.297,β= 0.300),控制饮食与之呈负相关(β= -0.154,β= -0.190)。控制吸烟与血压综合分级呈负相关(β= -0.286)。血压综合分级是控制饮食的阻碍因素(OR= 0.664)。价值障碍是增加体力活动的阻碍因素(OR= 0.870)。动机障碍是控制饮酒、控制吸烟的促进因素(OR= 1.217,OR= 1.227)。
血压控制行为、抑郁、血压三者有相互影响,为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应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控制行为的实施。
了解滁州市某私立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乳牙龋病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对幼儿园内所有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滁州市某一私立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4.66%,龋均2.83颗。男、女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34,P= 0.854)。不同年龄组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625,P= 0.03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递增。是否喜欢进食甜食、是否经常刷牙、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情况均影响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滁州市某私立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发生率为54.66%,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水平,家长应积极主动学习口腔卫生健康知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和癌症相关的病死率。而且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可作为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药物。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目前关于二甲双胍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和其可能的抗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