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35. [2] 胡云飞,徐国兵.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4):589-591. [3] 杨小龙,张珂,许俊锋,等.牡丹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57-158. [4] 王云.牡丹皮有效成分药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63-64. [5] 邓爱平,方文韬,谢冬梅,等.牡丹皮历代产地变迁及品质评价[J].中医现代中药,2017,19(6):880. [6] 王新娣,石晓峰,王斌利,等.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8,40(1):171-176. [7] 赵文军,林阳,李鹏飞,等.牡丹皮化学成分的HPLC-QTOFMS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4,32(4):261-265. [8] 李金花,曾锐,瞿燕,等.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数据库快速定性分析黄牡丹化学成分[J].中草药,2017,48(8):1529-1536. [9] 潘政,张洪波.丹皮酚软膏治疗瘙痒病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4):244-245. [10] 刘阳欣,赵锋,康秉涛,等.丹皮酚药理学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0,41(4):550-552. [11] 任莹,范姣姣,张鑫.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坤胶囊中栀子苷、芍药苷、特女贞苷、蟛蜞菊内酯和丹皮酚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9,17(10):1699-1702. [12] 孔松芝,易宇阳,石书江,等.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川丹皮酚膏中4种成分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53-54. [13] 高锦红.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669-671. [14] 章睿,王成永.薄层扫描特征图谱在牡丹皮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39-541+566. [15] 翟春梅,孟祥瑛,付敬菊,等.牡丹皮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1):109-114. [16] 王立,侯世祥,胡平,等.牡丹皮药材的最适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8):569-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