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的方法探索酮体代谢相关基因ACAT1在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对BCa相关的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制作韦恩图取交集筛选出BCa中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检索PubMed筛选出酮体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明确筛选的基因参与酮体代谢调控通路。将酮体代谢相关基因与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得到酮体相关的BCa差异表达基因。在TIMER2.0数据库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ACAT1在BCa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HAP数据库寻找ACAT1在BCa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数据;在Ualcan数据库探索ACAT1的表达与BCa临床性状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索ACAT1对BCa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TIMER2.0数据库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探讨ACAT1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并分析ACAT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体外功能学实验验证ACAT1的生物学功能。结果BCa中ACA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多种临床性状呈正相关(P< 0.01)。Kaplan-Meier曲线提示,高表达ACAT1的BCa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ACAT1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合年龄及临床分期的多因素Cox回归提示,ACAT1可以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TIMER2.0分析发现,ACAT1与BCa的免疫浸润呈正相关(P< 0.01)。体外实验验证,敲低ACAT1可以促进BCa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 0.01)。结论酮体代谢相关基因ACAT1高表达可能抑制BCa的发生,可能对BCa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目的优化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为单因素,研究各因素对五味子总木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按L9(34)设计正交试验,对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对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五味子总木脂素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8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0 ℃,微波功率为150 W,超声波功率为200 W,提取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含量和得率分别为48.31%和8.55%,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7个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4.22%、1.04%、0.28%、0.88%、1.60%、1.71%和0.05%。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及重现性好,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操作简便,可为后续五味子总木脂素功能性及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下肢气压治疗的早期应用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二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并成功分娩的224例产妇,按其住院次序给予编号,在随机数字表中取随机数,所对应的随机数字表的序号为奇数的定为观察组(112例),偶数定为对照组(112例)。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都给予早期双下肢气压治疗,观察组术后24 h预防性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未用药。对比2组产妇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79%)明显低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治疗前两组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浆粘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产妇治疗6天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记数、血浆粘度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双下肢气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目的研究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联合八段锦训练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正念水平、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Miles造口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 60)和对照组(n= 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8周的MBSR联合八段锦训练。2组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MAAS)及简易心理困扰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10,K10)对患者的正念水平、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后,干预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042,-12.023,-10.722,-9.634,-5.105,-5.339,-14.972;P< 0.001);M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41,P< 0.001);K10总分及焦虑、抑郁分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 -16.550,-17.699,-20.508;P< 0.001)。结论MBSR联合八段锦训练可有效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正念水平、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干预促进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改善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干预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检索词为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英文检索词包括:exercise、sports、physical activity、training、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CHD、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VO2max等;中文检索词包括:运动、运动疗法、冠心病、冠心病介入、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峰值摄氧量、最大摄氧量等。使用Cochrane质量评价手册进行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及分析,采用Stata16.0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篇文献,6种运动方式,共3 090例患者。结果显示,6种运动方式改善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的效果由高到低分别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联合抗阻运动、抗阻运动、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太极拳、瑜伽。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干预效果最佳,但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目的探讨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ozonated autohemotherapy,O3-AHT)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6,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度洛西汀药物治疗,并行椎旁神经脉冲射频治疗1次;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O3-AHT(1次/d,共7 d)。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的血清IL-1β、IL-6及血浆β-内啡肽水平。结果治疗后A、B 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下降,B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IL-6含量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3-AHT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降低血清IL-1β、IL-6含量,上调血浆β-内啡肽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吻素(kisspeptin)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相关性,为PCO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4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就诊的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导致不孕的非PCO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等基本指标,并计算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与体质量指数;检测患者血液性激素六项及相关生化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吻素水平。结果PCOS组患者WH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吻素及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5),而卵泡刺激素水平较对照组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OS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吻素和AMH、LH、HOMA‐IR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804,0.907,0.023;P< 0.001,P< 0.001,P= 0.030)。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吻素水平对PCOS诊断的影响,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621,95%CI:0.570 ~ 0.704,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80.9%,吻素用于预测PCOS的截断值为0.470。结论血清吻素水平升高与PCOS具有相关性,吻素/吻素1受体(kisspeptin 1 receptor,KISS1R)系统过度活跃可能参与了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科诊治的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93例,其中47例为观察组,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同时静脉应用rh-BNP以0.007 5 ~ 0.01 μg/(kg?min)持续泵入,3 d后停药。余46例为对照组,仅应用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前、治疗3 d后检测所有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酐、血钾、血钠值。统计治疗期间患者头痛、症状性低血压、新发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较治疗前NT?proBNP(4 784.89vs. 2 825.30 pg/mL,P= 0.022)、CRP(38.53vs. 13.95 mg/L,P= 0.036)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酐上升(107.65vs. 121.56 μmol/L,P= 0.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实际考虑有临床意义。治疗3 d后对照组较治疗前NT?proBNP(4 163.91vs. 4 481.91 pg/ml)、CRP(35.45vs. 39.74 mg/L)、肌酐(101.23vs. 99.61 μmol/L)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观察组2.12%,对照组2.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显著有效率为44.68%,无效率为21.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8%,显著有效率为28.26%,无效率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3例,其中观察组1例(1.80%),对照组2例(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观察到与rh?BNP相关的头痛与新发心律失常。结论较标准心衰治疗,静脉应用rh-BNP可明显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CRP水平,且不增加电解质紊乱、症状性低血压、头痛、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但在治疗终点时对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无明显优势,且可能对肾功能有潜在不良影响。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就医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常住地、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以及对分级诊疗的了解程度是居民在遇到一般疾病时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P< 0.05)。年龄、常住地、婚姻状况、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以及对分级诊疗的了解程度是居民在遇到严重疾病时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P< 0.05)。一般疾病下的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历、职业、分级诊疗了解程度对是否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显著影响,常住地和分级诊疗了解程度对是否选择县级及以上医院有显著影响。严重疾病医疗机构选择的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常住地对是否选择县区级医院有显著影响,学历和分级诊疗了解程度对是否选择省市级医院有显著影响。结论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减少城乡差距;加强政策宣传,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新格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基于乳腺癌细胞异质性和个体间肿瘤微环境的差异,不同乳腺癌患者表现出不同特征。因此,乳腺癌的个性化诊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乳腺癌类器官培养是一种新兴的三维细胞培养模式,来源于有组织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能够在体外保持来源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与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相比,乳腺癌类器官很大程度保留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为乳腺癌的研究和诊治创造了良好的模型,尤其在乳腺癌的机制研究、药物筛选、个体化方案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近年来人类乳腺癌类器官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情况予以综述,并就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A)起源于胆管上皮,恶性程度高且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是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即使在根治性切除术后,无辅助治疗的情况下,CCA患者的一年无病生存率约为48% ~ 65%,五年生存率仅约为20% ~ 40%。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被称为“隐形的手术刀”,在术前新辅助治疗、术中及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晚期病变姑息治疗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放疗设备和放疗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在CCA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方式的放射治疗在CCA中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影响结肠、直肠的慢性特发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UC发病率逐渐增高,有关UC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 like peptide?2,GLP?2)是一种在营养摄入的反应中释放的胃肠激素。GLP?2与GLP?2受体(glucagon like peptide?2 receptor,GLP?2R)结合后具有促进营养吸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血流灌注、促进肠黏膜增殖,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等作用。GLP?2对肠道的有益作用,为UC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是一种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炎性脑病。随着自身抗体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AE的治疗逐渐成为神经免疫领域的研究热点。AE的常规治疗为免疫治疗,大多数患者经一线及二线免疫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经免疫治疗后效果欠佳。托珠单抗(tocilizumab, TCZ)作为一种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在难治性AE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TCZ应用于难治性AE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