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西医多予以消炎止痛、手术等对症治疗;而中医因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中医与西医理论体系不同,但凭借各自的治疗优势,对KOA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将中西医治疗KOA的常用临床手段进行总结归纳,为KOA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 NAT)在乳腺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对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NAT疗效的不断提高,临床实践中可依据NAT疗效与肿瘤负荷,优化患者NAT后局部区域处理策略,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及更高的生活质量。NAT后保乳手术关注的核心应该是残余肿瘤范围和疗效而非单纯的退缩模式。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推荐NAT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临床N1期患者可通过NAT后SLNB降期保腋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全身治疗和放疗合理缩小手术范围并控制并发症,扩大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净获益”。本文就乳腺癌NAT后局部区域处理降阶梯策略进行阐述。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细胞和动物模型,揭示微小RNA‐146a(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nobiletin)对PD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构建PD细胞模型和P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样本,并接受不同浓度川陈皮素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CCK‐8法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利用旷场实验记录小鼠运动能力,分析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对PD的治疗功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PD细胞模型组中miR‐146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川陈皮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细胞增殖水平则相反,提示川陈皮素具有提高PD细胞增殖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进一步选择川陈皮素高剂量组验证发现,异常表达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调控PD的进展,并通过PD小鼠运动能力、血清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再次验证了川陈皮素对神经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结论miR‐146a在PD细胞模型中表达显著升高,川陈皮素可恢复神经细胞的活力。miR‐146a通过介导川陈皮素调控神经细胞的生长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恢复小鼠的正常运动功能,可能是治疗PD的潜在靶点。
慢性疼痛与抑郁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两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慢性疼痛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易导致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思维迟钝,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的疾病,对疼痛的敏感性较高。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慢性疼痛和抑郁有极高的共病率,疼痛程度与抑郁的严重强度存在正相关,而抑郁症状可延长疼痛时间、加深疼痛程度,从而形成疼痛和抑郁的恶性循环。这提示慢性疼痛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PDEs)具有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作用。近几年, PDEs已逐渐成为疼痛及焦虑抑郁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对慢性疼痛与抑郁之间的关联性及PDEs在二者共病中的可能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草本植物黄芩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其应用范围广阔并且极具临床价值,早期主要用于保肝、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除湿利尿、止血安胎、化脓性感染、黄疸等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芩除具有清热化痰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尤其在保护和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黄芩苷是黄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也是药典中规定的黄芩质量把控的关键指标。黄芩及黄芩苷具有多种药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特别是对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文对黄芩及黄芩苷在神经精神疾病中所产生的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扩大黄芩的适应证,开发以黄芩苷为基础的新型神经保护药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分析云南汉族大肠癌与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 NDRG1)的差异。方法收集云南汉族大肠癌患者的腹水,进行癌细胞培养及传代,同时选择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系Caco2进行培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在mRNA水平观察NDRG1在云南汉族及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云南汉族与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NDRG1全长序列一致,云南汉族大肠癌中NDRG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结论NDRG1基因在云南汉族及高加索人大肠癌细胞中核酸序列相同,但mRNA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在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过氧化氢(H2O2)构建体外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IF-1α及通路相关基因如Notch胞内结构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 NICD)、Hes-1的表达;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蛋白水平。结果在经H2O2处理的人AC16心肌细胞中,HIF-1α表达上调;过氧化氢处理可抑制细胞活力并促进细胞凋亡;敲除HIF-1α抑制了Notch信号通路中关键成分的表达,加重了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HIF-1α可通过激活Notch通路减轻活性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PSCI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包括1 110例试验组患者,1 095例对照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D = 2.63,95%CI:2.13 ~ 3.14,P< 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D = 2.90,95%CI:2.58 ~ 3.23,P< 0.001)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MD = 8.11,95%CI:6.35 ~ 9.87,P< 0.001)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E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为HoLEP组(45例,HoLEP治疗)、PKERP组(45例,PKER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测量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疼痛介质水平及最大尿流率,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HoLEP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天数、住院天数、导尿管留置天数均显著少于PKERP组;术后1周HoLEP组最大尿流率高于PKERP组;术后1天HoLEP组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显著低于PKERP组(P< 0.05);术后1天HoLEP组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 5-HT)水平显著低于PKERP组(P< 0.05);术后1天、2天、3天HoLEP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显著低于PKE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LE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KERP组(P< 0.05)。结论HoLEP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显著下调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且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目的探讨儿童误服拟除虫菊脂类蚊香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2例误服电蚊香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就诊患儿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中毒、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及重度中毒。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47例患儿,男27例(57.4%),女20例(42.6%),年龄(2.4 ± 1.2)岁,农村21例(44.7%),城市26例(55.3%);其中无症状中毒患儿24例(51.1%),轻度中毒21例(44.7%),中度中毒0例,重度中毒2例(4.2%),无死亡病例。误服电蚊香液中毒患儿数量2018年最多,2018年后逐年下降;误服时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所有就诊患儿就诊月份为每年的4到10月份,6月份最多。将24例无症状中毒患儿纳入无症状组,21例轻度中毒及2例重度中毒患儿纳入有症状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均无后遗症;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症状组患儿自服药至来院时间、留院时间更长,白细胞增高、呕吐及皮肤黏膜感觉异常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误服电蚊香液患儿以婴幼儿为主,临床症状轻,预后较好,入院时有抽搐、意识障碍,白细胞、肌酸激酶同工酶更高,患儿病情更重,临床需早期识别重症患儿。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 PDCD5)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家族成员之一。PDCD5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患者生存率呈正相关。PDCD5主要通过TP53依赖性细胞凋亡、TGF-β/smad信号途径以及TAJ/TROY诱导的类凋亡方式调控肿瘤细胞,从而影响肿瘤进展。本文就消化系统肿瘤发展与PDCD5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ericoronary adipose tissue,PCAT)是心外膜脂肪的一部分,毗邻冠状动脉,PCAT与冠状动脉及周围的心肌之间缺乏筋膜层的间隔,共享相同的微循环,因此PCAT据其特殊的位置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PCAT和冠状动脉之间的信号传导是双向的,PCAT释放一组维持血管稳态的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的异常分泌可能会促进炎症和血管生成,进而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本综述将重点介绍PCAT调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图像融合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介入超声方向。超声影像融合是利用融合导航系统将实时超声图像与CT、MRI图像等融合到一起,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可以对肝、前列腺、乳腺、肺等全身多个系统器官进行更为精确地扫描定位、定性诊断,其中肝脏的影像融合应用更广泛,可以发现超声检查所不能探及的病灶,同时联合超声造影可以对病灶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针对某些肝脏病灶,影像医师难以直接定性或临床医师需要明确病理以指导临床决策时,可以利用融合导航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来实现其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将对超声影像融合技术在诊断肝占位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ic mellitus,GDM)是孕期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 GDM会导致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病理改变。早期发现GDM胎儿心脏功能损害并及时有效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判断胎儿宫内状态、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随着超声医学的迅猛发展,通过超声新技术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功能损害已经成为可能。本文综述超声新技术评估GDM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比较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临床早期评估GDM胎儿心脏功能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