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2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研究
    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刘金钰, 魏一蓝, 王文杰, 张爱华
    2024, 45(2): 65-71.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1
    摘要( ) HTML( ) PDF(4377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系统评价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维普、万方自建库以来到2021年12月31日,查找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研究20篇,1 5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吞咽功能水平[MD= - 0.72(95%CI:- 0.83 ~ - 0.60),P< 0.01]、经口摄食能力[MD= 0.86(95%CI:0.69 ~ 1.03),P< 0.01]、表面肌电图平均波幅[MD= 6.34(95%CI:5.44 ~ 7.25),P< 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RR= 0.22(95%CI:0.10 ~ 0.48),P< 0.01]、血清白蛋白水平[MD= 3.34(95%CI:2.34 ~ 4.35),P< 0.0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MD= 2.18(95%CI:1.85 ~ 2.51),P< 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有助于促进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建议未来卒中康复和护理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

    奥拉西坦对尼莫地平大鼠体内药动学影响
    张在美, 周伟, 付常芳, 李玉琴
    2024, 45(2): 72-77.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2
    摘要( ) HTML( ) PDF(964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尼莫地平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法,并研究奥拉西坦对尼莫地平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对照组)和奥拉西坦联用尼莫地平组(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联合用药组灌胃奥拉西坦200 mg·kg-1,连续7 d。第7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第8天常规给药后,两组均灌胃尼莫地平2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UPLC法测定血浆中尼莫地平的含量,使用DAS 2.0 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使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浆中尼莫地平的含量在50 ~ 5 000 mg·L-1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Ŷ = 26.061X-307.974,R2= 0.991;日内精密度为1.80% ~ 3.90%;日间精密度为2.69% ~ 12.72%;提取回收率为83.53% ~ 87.52%;专属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药动学参数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AUC(0-24)Cmax显著升高,TmaxVz/F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的UPLC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尼莫地平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奥拉西坦会对尼莫地平药动学产生影响,奥拉西坦可加快尼莫地平的吸收速度、增加尼莫地平的生物利用度,并加速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缩短其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

    临床研究
    FGF-21、IMA、MCP-1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马宗仑, 汪凤兰, 陈雪斌, 史周乾
    2024, 45(2): 78-8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3
    摘要( ) HTML( ) PDF(99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诊治的110例AMI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清FGF‑21、IMA、MCP‑1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诊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发生的效能。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FGF‑21、IMA、MCP‑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FGF‑21、IMA、MCP‑1水平3者联合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以及敏感度最高(P< 0.05);不同血清FGF‑21、IMA、MCP‑1水平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GF‑21 > 150.12 ng/L、IMA > 75.78 U/mL、MCP‑1 > 49.67 p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35 U/L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 > 75.78 U/mL均是影响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清FGF‑21、IMA、MCP‑1水平均可较好地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同时血清FGF‑21、IMA、MCP‑1水平增高与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刘成龙, 何喜英, 赵同, 张灿文, 张维福, 谢红燕
    2024, 45(2): 83-89.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4
    摘要( ) HTML( ) PDF(612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 WML)的危险因素,分析WML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WML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指标,并对其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同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等神经心理评定。根据Fazekas评分量表将其分为无WML组、轻度WML组、中度WML组、重度WML组,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液指标、MoCA量表相关认知领域评分、MoCA总分、MMSE评分、ADL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患者发生不同程度WML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程度WML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根据发生WML的部位,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PVL)组和脑深部白质病变(DWML)组,比较3组患者的MoCA量表相关认知领域评分、MoCA总分,分析不同部位WML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出现不同程度WML的危险因素(P< 0.05)。不同程度WML患者的认知障碍比较:轻度WML组与无WML组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WML组与无WML组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部位WML患者的认知障碍比较:DWML组的MoCA总分显著低于PVL组,且DWML组的定向力、延迟回忆功能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ML对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基于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以Fazekas评分预测患者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表明中度WML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患者发生不同程度WML的危险因素,WML的严重程度、部位均与认知障碍呈相关性,对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具有预测价值。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2024, 45(2): 90-93.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5
    摘要( ) HTML( ) PDF(444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 DR)分别为(4.79 ± 0.48) mL/s、(9.79 ± 0.88) cm/s、(463.92 ± 15.33) 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 ± 0.40) mL/s、(9.34 ± 0.76) cm/s、(420.39 ± 17.3) 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旅游与焦虑、抑郁的关联性研究:一项基于中国老年人的调查
    李倩, 董华蕾, 郭政, 侯海峰, 王嵬
    2024, 45(2): 94-10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6
    摘要( ) HTML( ) PDF(1631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旅游经历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探索旅游在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8年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的老年队列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旅游经历,及其焦虑、抑郁的现患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旅游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共调查9 319人,其焦虑、抑郁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11.9%和18.9%。在具有旅游经历的人群中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为8.6%和11.6%,在没有参与过旅游的人群中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为12.9%和2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居住模式)后,存在旅游经历的老年人,焦虑、抑郁状态的风险低(焦虑:OR= 0.68, 95%CI: 0.55 ~ 0.83,P< 0.01; 抑郁:OR= 0.66, 95%CI: 0.55 ~ 0.79,P< 0.01);调整了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家庭年收入后,旅游人群的焦虑、抑郁风险也较低(焦虑:OR= 0.77, 95%CI: 0.59 ~ 0.99,P= 0.04;抑郁:OR= 0.67, 95%CI: 0.54 ~ 0.85,P< 0.01)。亚组分析发现,男性(OR= 0.56, 95%CI: 0.36 ~ 0.88,P= 0.01)、已婚(OR= 0.59, 95%CI: 0.41~0.83,P< 0.01)、睡眠时间 < 6 h(OR= 0.56, 95%CI: 0.34 ~ 0.91,P= 0.02)、家庭年收入 > 80 000元(OR= 0.09, 95%CI: 0.01 ~ 0.80,P= 0.03)可降低焦虑风险;居住在农村(OR= 0.45, 95%CI: 0.29 ~ 0.72,P< 0.01)、正常BMI(OR= 0.63, 95%CI: 0.46 ~ 0.85,P< 0.01)降低抑郁发生风险。结论旅游经历对降低老年人焦虑、抑郁有积极作用,可以将旅游经历作为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有效途经。

    自我老化态度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家庭韧性的调节作用
    薛娇美, 孙霞, 苏静, 杨丽慧
    2024, 45(2): 103-107.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7
    摘要( ) HTML( ) PDF(813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以及家庭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简化老化态度量表、家庭韧性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9对山东省386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消极的自我老化态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抑郁总分;②控制在自我老化态度与抑郁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β= -0.166,P< 0.001),与控制得分处于高水平(β= 0.372,P< 0.001)时相比,控制得分处于低水平时,自我老化态度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更显著(β= 0.862,P< 0.001)。③挑战在自我老化态度和抑郁之间起调节作用(β= 0.101,P= 0.028)。与挑战得分处于低水平(β= 0.327,P= 0.009)时相比,挑战得分处于高水平时,自我老化态度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更显著(β= 0.652,P< 0.001)。结论老年人自我老化态度能够影响其抑郁水平,而家庭韧性中的控制和挑战水平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病例报告
    肾透明细胞癌胃转移1例
    王瑞霞, 陈天杰, 苏童, 赵淑磊
    2024, 45(2): 111-11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09
    摘要( ) HTML( ) PDF(674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综述
    25羟维生素D与早产儿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马晴晴, 黄友松, 李静
    2024, 45(2): 113-118.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10
    摘要( ) HTML( ) PDF(461KB) (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是维生素D在人体中的重要储存方式,能反映人体维生素D的储存情况,维生素D主要与骨骼的发育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提示, 25‑(OH)D与多种早产儿疾病相关,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新生儿败血症等,提示25‑(OH)D可以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早期诊治,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及其不良结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25‑(OH)D与早产儿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定量磁共振技术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刘博宁, 张玫
    2024, 45(2): 119-123.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11
    摘要( ) HTML( ) PDF(447KB) (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伴随着病理改变、成分变化以及代谢紊乱,常规磁共振序列对于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上依赖于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近年来新兴的定量磁共振技术可以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更详细的分级以及增强对退变程度、治疗结果、代谢特征和相关因素的了解。随着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几种新的成像序列已逐渐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椎间盘退变过程的认识。本文综述了定量MRI技术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应用进展。

    纳米酶在医学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倪晓丽, 朱钧锴, 于红涛, 穆震
    2024, 45(2): 124-128.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4.02.012
    摘要( ) HTML( ) PDF(574KB) (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自问世以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检测、化工生产等多个领域。近年来,纳米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发挥其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在肿瘤、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有望为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本文重点综述了纳米酶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纳米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纳米酶的临床转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