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3-2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RIP激酶家族影响炎症性肠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宜君, 唐样, 江益凡, 耿志军, 宋雪
    2022, 43(3): 3-3.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6
    摘要( ) HTML( ) PDF(464KB) (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内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信号通路的激活、免疫失调、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会导致IBD进展,其中RIP激酶家族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坏死、激活以及参与信号通路、维持免疫应答等途径在IB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RIP激酶家族与IBD的最新联系,为IBD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基础研究
    miR-22-5P靶向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对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严其高, 祁冰洁, 刘慧娟, 刘金林, 刘毅
    2022, 43(3): 161-165.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1
    摘要( ) HTML( ) PDF(841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22-5P靶向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对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将培养后的毛囊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miR-22-5P转染组。空白对照组未作处理;空白转染组使用miR-NC转染;miR-22-5P转染组使用miR-22-5P mimics进行转染。利用CCK8、EdU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法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分别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PCNA)、细胞增殖经典通路标志物(AKT、mTOR)、细胞分化标志物(K6、S100A3)、细胞分化经典通路标志物(Notch1、β-catenin)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

    结果

    miR-22-5P转染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22-5P转染组处于S期的毛囊干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处于G0 ~ G1期的毛囊干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22-5P转染组的KI67、PCNA、AKT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6、S100A3、Notch1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miR-22-5P能够对毛囊干细胞发挥增殖抑制作用,且可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促进毛囊干细胞向毛囊分化。

    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Wnt/β-catenin信号分子影响
    冯芮, 潘飞, 王晓玉, 陈浩月, 陈悦霞, 郑遵成
    2022, 43(3): 166-171.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2
    摘要( ) HTML( ) PDF(177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后大鼠脊髓组织不同时期Wnt信号分子Wnt-1、β-catenin、GSK-3β、c-myc在损伤部位脊髓的表达变化。

    方法

    乳鼠嗅球制备OECs,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脊髓T10节段为中心,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制备采用Allens'打击法。空白组:T9-11椎板去除;损伤组:T10脊髓损伤;移植组:T10脊髓损伤,OECs移植。分别于术后1、3、5、7、14 d,每组各取3只大鼠,取以损伤区为中心上下1.5 cm范围内(空白组取椎板去除部位)的脊髓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GSK-3β、c-myc的表达量;术前及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BBB评分,术后第7天做免疫组化,观察脊髓结构变化。

    结果

    移植7 d和14 d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高于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qPCR结果显示空白组不同时间点各信号分子表达稳定,趋势较为平稳;损伤组Wnt-1、GSK-3β与c-myc总体呈下调趋势,β-catenin有小幅上升,但都呈明显抑制状态;与损伤组比较,移植组除c-myc小幅上调外,Wnt-1、β-catenin与GSK-3β均呈较高表达,明显减轻了损伤后的抑制状态。

    结论

    脊髓损伤后Wnt/β-catenin通路被抑制,经OECs移植后,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恢复,且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状态明显减轻。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金银花对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韩明丽, 田丹, 车欣宇, 余金毅, 肖昂, 潘国军, 肖娜
    2022, 43(3): 172-177.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3
    摘要( ) HTML( ) PDF(2750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金银花治疗糖尿病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挖掘金银花的活性成分与对应靶点,以药动学参数[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 ≥ 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 ≥ 0.18]为条件进行筛选,运用人类基因-疾病相关的数据库(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金银花活性成分的糖尿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8.2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应用R 4.0.4软件及Bioconductor软件对金银花潜在作用的糖尿病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进行分析;使用RCSB PDB和TCMSP数据库、Pymol和AutoDockTools 1.5.6 软件对金银花核心化合物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

    从金银花中筛选得到DL及口服吸收较好的16个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靶点120个,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金银花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过程,并通过脂质与动脉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共同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银花核心化合物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以及山柰酚对AKT 1具有较高亲和力。

    结论

    金银花治疗糖尿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结果,这为金银花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测多评法比较不同生产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高奇, 王海燕, 周伟, 吕宝兴, 李玉琴
    2022, 43(3): 178-18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4
    摘要( ) HTML( ) PDF(434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以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 A为指标,比较不同生产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方法

    收集10个厂家的复方丹参片,采用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测定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外标法与QAMS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对所有厂家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分别进行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

    结果

    建立了测定复方丹参片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QAMS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个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 A含量在0.22~0.43 mg/片范围内,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 0.20 mg/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复方丹参片中4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的规定。但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类成分差异较大,为保障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的质量一致性和临床疗效,应从丹参药材的质量、生产工艺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大黄浸膏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范珊, 赵新红, 张作华, 齐永秀
    2022, 43(3): 183-186.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5
    摘要( ) HTML( ) PDF(1280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不同批次大黄浸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评价大黄药材的质量。

    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C18(4.9 mm × 250 mm,5 μm)为色谱柱,甲醇(B)-0.1%磷酸水(A)做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进样量为10 μL。

    结果

    通过使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5个化学成分。相似度为0.691 ~ 0.984,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SPSS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0批大黄浸膏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指认的5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

    结论

    建立的大黄浸膏HPLC指纹图谱准确、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对完善大黄浸膏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自助心理干预对老年人抑郁情绪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薛娇美, 苏静, 林萍珍
    2022, 43(3): 187-19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6
    摘要( ) HTML( ) PDF(2764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全面回顾自助心理干预对减轻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以探讨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比较自助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间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并考察干预效果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

    共有10项研究,1 21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自助心理干预组的抑郁症状从基线到干预后下降明显,合并效应量为-1.35(95%CI: -1.60 ~ -1.11)。与对照组相比,自助心理干预组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合并效应量为0.53(95%CI: 0.21 ~ 0.85)。非积极对照组的组间效应值(g= 0.60,n= 9,95%CI: 0.42 ~ 0.79)显著大于积极对照组的组间效应(g= -0.06,n= 4, 95%CI: -0.25 ~ 0.13)。

    结论

    自助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人抑郁症状,且优于对照组,有可能成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临床研究
    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人群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
    王蕊, 范晓宇, 查斌斌, 张帅, 冯强, 李毅
    2022, 43(3): 193-197.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7
    摘要( ) HTML( ) PDF(55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研究泰安地区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人群的遗传病因学因素,探讨其遗传因素及染色体核型的主要类型分布情况,为本地不孕不育、不良孕产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辅助生殖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并分析泰安地区不孕不育、不良孕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分布特征。

    方法

    对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年龄在22~48岁之间的3 641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提取、分类及分析。

    结果

    3 641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患者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37例,检出率3.76%,其中常染色体异常99例,检出率2.72%,性染色体异常38例,检出率1.04%;染色体多态性418例,检出率11.48%。共提取不孕不育病史患者1 286例,染色体核型异常50例,占3.89%,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8例,占2.18%,性染色体异常22例,占1.71%;染色体多态性135例,占10.5%。共选取不良孕产病史患者2 53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94例,占3.71%,其中常染色体异常78例,占3.07%,性染色体异常16例,占0.63%;染色体多态性296例,占11.68%。

    结论

    平衡易位是不孕不育、不良孕产常见的遗传因素;男性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精液异常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不孕不育、不良孕产有一定的关系。

    TMEM65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健, 王颜
    2022, 43(3): 198-204.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8
    摘要( ) HTML( ) PDF(451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探讨跨膜蛋白65(TMEM6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对比TMEM65基因在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乳腺癌患者TMEM65表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方法检测了TMEM65表达水平对生存率的影响,最后根据TMEM65表达及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并进行验证。

    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TMEM65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MEM65的表达与年龄、T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表达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低表达TMEM65相比,TMEM65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MEM65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进展间隔期(progression free interval,PFI)、疾病特异性生存(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基于TMEM65基因表达和乳腺癌临床特征构建了列线图,使用C指数和校准曲线说明了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很好。

    结论

    TMEM65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邹浩然, 范医东, 吕仁广
    2022, 43(3): 205-208.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09
    摘要( ) HTML( ) PDF(432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途径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临床资料共378例,根据穿刺方法分为经会阴组和经直肠组,各1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活检前列腺癌阳性率。同时根据PSA水平分为 < 10 ng/mL、10 ~ 30 ng/mL、 > 30ng/mL 3个层次,比较不同层次两组患者的活检阳性率。

    结果

    两组活检前列腺癌阳性率在样本总体及不同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尿路刺激征、血尿、尿潴留等前列腺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经会阴组的发热及出血率低于经直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不同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均安全有效,但经会阴途径的患者发热、出血风险较经直肠途径低。

    DCO理论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李德福, 亢军强, 范泽义, 陈学山, 许兵
    2022, 43(3): 209-213.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0
    摘要( ) HTML( ) PDF(1492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理论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52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CO组:均以DCO理论为指导救治,共29例,年龄19~58岁,平均(43.21 ± 7.11)岁,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1~42分,平均(30.10 ± 6.76)分。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组:均以ETC理论为指导救治,共23例,年龄18~64岁,平均(40.04 ± 8.26)岁,ISS评分17~38分,平均(27.09 ± 5.99)分。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结果

    经DCO理论救治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明显少于ET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死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3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7 d PT、APTT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合理实施DCO方案治疗严重多发骨折,有利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可减少患者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率。

    维生素D治疗对糖尿病前期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侯丽君, 韩静静, 黄东辉, 王臻
    2022, 43(3): 214-218.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1
    摘要( ) HTML( ) PDF(46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治疗对糖尿病前期的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betway必威登陆网址 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72例,在治疗前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胆维丁乳(内含维生素D330万单位)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等。

    结果

    基线水平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25(OH)D均低于正常值(30 ng/mL)。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血清25(OH)D达(31.39 ± 1.50)ng/mL,对照组为(24.14 ± 1.16)ng/mL,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有80人(91%)25(OH)D达到充足状态( > 30 ng/ml)。胆维丁乳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 h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P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制剂能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状态,但对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明显。

    病例报告
    表现为肺炎的肺栓塞1例并文献分析
    蔡晓雯, 梁英, 蒋东洋, 张琼, 葛亚龙
    2022, 43(3): 219-222.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2
    摘要( ) HTML( ) PDF(1198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
    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时间和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邹剑飞, 章如山, 王瑞, 张旭, 徐亚萍, 应筱雯, 陈星, 唐根富
    2022, 43(3): 226-229.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4
    摘要( ) HTML( ) PDF(446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安庆市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时间和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7月至9月在安庆市农村地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个乡镇,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相关资料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睡眠时间和糖尿病患病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 339名,糖尿病患病率为12.2%。其中晚间睡眠时间< 4 h、4~8 h、> 8 h的人群比例分别为8.1%、73.0%、18.9%。经调整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后,与睡眠时间4~8 h的人群相比,睡眠时间长(> 8 h)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52,95%CI: 1.10~2.11,P= 0.011)。

    结论

    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晚间过长的睡眠时间与患糖尿病的风险显著相关。应加强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
    徐亚萍, 章如山, 邹剑飞, 应筱雯, 张旭, 王瑞, 唐根富
    2022, 43(3): 230-234. DOI: 10.3969/j.issn.2097-0005.2022.03.015
    摘要( ) HTML( ) PDF(471KB) ( )
    数据和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提高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更好的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二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6月至9月随机抽取安庆市岳西县八个乡镇,通过与县医院、乡镇、村卫生院合作,结合当地居民体检安排时间,纳入60岁及以上符合标准的部分高血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项目进行一对一调查和测量,共纳入2 014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近两周内服药依从性良好的占比82.52%,依从性差的占比1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并发症、居民医保类型、患病年限、购药花费时间是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安庆市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近两周内服药依从性整体较好,证实了安庆市农村地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行之有效,值得国内一些农村地区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