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25
    上一期   
    特邀专论
    2020年度肺癌放射治疗领域研究进展
    刘洁, 李炫宗, 于金明
    2021, 42(5):  321-326. 
    摘要 ( )   PDF (64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作为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肺癌全程管理中均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肺癌放疗领域成绩瞩目,放疗免疫联合治疗依然是热点,靶向联合放疗策略及放疗剂量和技术选择备受瞩目。本文对2020年度肺癌放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免疫时代肿瘤放疗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刘成新, 李宝生
    2021, 42(5):  327-332. 
    摘要 ( )   PDF (65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其单独应用的有效率较低,而与肿瘤传统治疗的联合常常能产生协同抗肿瘤效应,尤其与放射治疗的联合非常值得期待。放疗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免疫反应进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如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或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等。而免疫治疗则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免疫细胞、血管正常化等方面影响放疗的效果。本文重点阐述免疫治疗和放疗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详细阐述了不同放疗剂量分割、时机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展望放疗在免疫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铁基磁性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牛盼红, 王岩, 刘营营, 张洁, 张书平, 刘思金
    2021, 42(5):  333-339. 
    摘要 ( )   PDF (74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载药在肿瘤治疗中所取得的进展推动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向的发展,其中,铁基磁性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磁学、优异的生物兼容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势,作为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对Fe3O4磁性纳米载体有了系统性的了解,但对作为纳米载体的铁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全面、系统认识仍有待加强。随着肿瘤纳米递药系统设计的快速发展,亟需对铁基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此外,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在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逐步被重视,而铁基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应用中对铁死亡产生怎样的影响,仍有待阐明。本综述系统介绍了铁基磁性纳米载药平台的发展、种类和制备方法,并详细总结了铁基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包括磁场辅助靶向、磁共振成像、磁热治疗等方面,同时对其参与Fenton反应引发铁死亡的相关机理进行了阐述。
    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研究与应用
    赵 敏, 秦树存
    2021, 42(5):  340-346. 
    摘要 ( )   PDF (82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气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能量代谢和生物酶活性等作用机制,在心血管、脑神经、肿瘤等疾病中发挥潜在的保护效应,并在初步的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氢气已经作为辅助治疗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今,氢气的生物学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未知的作用机制也逐渐被发现,但氢气医学的广泛应用还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围绕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发现、多效性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并阐述了目前氢气生物医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肠道3型固有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王 新, 陈正涛, 唐 华
    2021, 42(5):  347-357. 
    摘要 ( )   PDF (103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是十多年前才发现的免疫系统“新兵”,是一类新型固有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调节机体组织区域免疫反应和稳态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ILCs表达的转录因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类群:ILC1s、ILC2s以及ILC3s。其中ILC3s主要存在于肠道,并通过参与促进淋巴器官形成、维持上皮屏障完整、调节肠道炎症、促进抗菌反应等方面来维持肠道黏膜区域免疫的稳态。本文将对ILC3s的发育、特性以及在肠道区域免疫系统中的病理生理功能做一综述,概括当前ILC3s的主要研究进展。
    专家共识
    乌司他丁注射液在急危重症综合救治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吴铁军, 韩承河, 孙运波, 曲彦, 田昭涛, 李琛, 李云, 蒋进皎, 李涛, 张培荣, 王涛, 梁亚凤, 孙文青, 马爽, 周廷发, 周永勤, 谢颖光, 邹秀丽, 史继学
    2021, 42(5):  358-361. 
    摘要 ( )   PDF (45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HMGB1TLR4和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孙玉莹, 肖欧, 黄春雨
    2021, 42(5):  362-368. 
    摘要 ( )   PDF (193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HMGB1TLR4)信号通路及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方法〓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是常氧组、正常视网膜缺血模型组(OIR组)和TLR4基因敲除OIR(TLR4-/-OIR)组。通过视网膜FITCDextran荧光灌注铺片染色和GSisolectin B4染色评估新生血管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MGB1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观察HMGB1和TLR4、TLR4和GFAP的共表达情况。通过PCR检测两组OIR小鼠出生后12天(P12)和出生后17天(P17)时视网膜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通过两种视网膜血管平铺片染色方法观察到P17正常OIR小鼠新生血管面积最大,TLR4-/-OIR小鼠的新生血管面积相对较少,这提示TLR4基因缺失可以抑制血管的生成。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在TLR4-/-OIR小鼠中,HMGB1、TLR4和GFAP的表达均较OIR组减少。PCR检查结果发现P12和P17时,TLR4-/-OIR小鼠中的HMGB1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OIR组低。 结论〓HMGB1TLR4可以通过活化Müller细胞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靶向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可以降低Müller细胞的活性,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丹酚酸B改善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
    赵梦秋, 任尤楠, 陶善珺, 郑书国
    2021, 42(5):  369-374. 
    摘要 ( )   PDF (91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al 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错时给予胰岛素或葡萄糖建立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丹酚酸B 160 mg/kg和80 mg/kg。6 周后,检测大鼠血糖水平,HE 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以及血清白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C),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丹酚酸B降低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空腹血糖(P<005),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P<001)。丹酚酸B 降低糖尿病大鼠LDH、IL6、IL1β、IL18水平(P<001),抑制NFκB活化、NLRP3蛋白表达及Caspase1水平(P<005或P<001)。 结论〓丹酚酸B能够改善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Caspase1 通路,改善心肌炎症状态有关。
    内生真菌LZY9固体发酵丹参茎叶产纤维素酶的工艺条件优化
    王永迪, 邱孟娇, 张晓华, 汪 鑫, 张志浩, 李艳玲, 常正尧
    2021, 42(5):  375-379. 
    摘要 ( )   PDF (75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丹参资源,优化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工艺条件。
    方法〓以丹参内生真菌LZY9为菌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内生真菌LZY9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含水量、接菌量和培养天数3个因素进行优化,通过CMC糖化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
    结果〓内生真菌LZY9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含水量为50%,接种量为60%,培养天数为5天,在此优化条件下,酶活力为13417 IU/g。方差分析表明本试验没有失拟因素,3种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明显。
    结论〓本方法为丹参地上茎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OrexinA神经元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倪丽艳, 唐吉友
    2021, 42(5):  380-384. 
    摘要 ( )   PDF (7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大鼠睡眠剥夺后下丘脑OrexinA的表达及其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环境对照组(TC)、睡眠剥夺组(SD)。采用间歇性跑步机进行72 h全睡眠剥夺。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表达,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结果〓SD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阳性细胞数较TC和CC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组与C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C组相比,SD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象限的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与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睡眠剥夺可能通过诱导下丘脑OrexinA的过度表达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临床研究
    家族聚集性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CYP2C19及GPⅡb/Ⅲa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郝 瑞, 许双双, 高 敏, 王燕华, 吕玉芹, 王, 娜, 张敬军
    2021, 42(5):  385-389. 
    摘要 ( )   PDF (50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脑梗死患者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ADP、CYP2C19、P2Y12受体及GPⅡb/Ⅲa等表达差异。 方法〓收集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和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各25例分别为家族组及散发组,选择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DP蛋白表达量、CYP2C19基因、P2Y12基因G52T位点及GPⅡb/Ⅲa蛋白表达量。 结果〓家族组与对照组比较ADP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组与散发组及散发组与对照组比较ADP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组与对照组比较CYP2C19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发组与对照组比较CYP2C19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Y12 基因的G52T位点在家族组、散发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家族组与对照组比较GPⅡb/Ⅲa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族组与散发组及散发组与对照组比较GPⅡb/Ⅲ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组及散发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家族组患者与散发组患者ADP蛋白表达、CYP2C19基因、P2Y12基因G52T位点及GPⅡb/Ⅲa蛋白表达等存在明显差异。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Meta分析
    苗 帅, 焦 敏, 徐晓燕
    2021, 42(5):  390-395. 
    摘要 ( )   PDF (606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系统评价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按照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 结果〓纳入10个RCTs,共8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与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临床疗效更佳。总有效率\[OR=315,95%CI(208,47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HAMD评分\[MD=-303,95%CI(-459,-147),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OR=074,95%CI(050,108),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HAMD评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人胃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王法宝, 夏泽亮, 褚 亮, 周少波, 许兆龙, 蒋磊, 单二波, 周超毅
    2021, 42(5):  396-396. 
    摘要 ( )   PDF (734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初步探究顺铂腹腔热灌注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热疗组和热化疗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cl2、Bax和Bid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热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Caspase3、Bax和Bid蛋白显著升高(P<005或P<001),Bcl2表达下调(P<001)。与顺铂组和热疗组相比,热化疗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aspase3、Bax和Bid蛋白显著升高(P<005),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5)。顺铂组与热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通过促进Caspase3、Bax和Bid表达,下调Bcl2,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