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和Nec?1+LPS组。对照组动物黑质内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 μL,腹腔内连续注射NS 2 mL/kg14 d;LPS模型组动物黑质内注射LPS 2 μL (5 μg),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NS 2 mL/kg;Nec?1+LPS组动物黑质内注射LPS 2 μL (5 μg),连续14 d腹腔内注射程序性坏死特异阻断剂Nec?1(2 mg/kg)。通过行为学检测PD模型是否制备成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数量、小胶质细胞数量与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黑质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量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观察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RIP1)与RIP3的表达量变化。
结果
皮下注射阿扑吗啡可诱导LPS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旋转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Nec?1+LPS组大鼠的旋转行为较LPS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PS组大鼠患侧纹状体内DA、DOPAC及HVA明显减少;黑质内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伴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大量丢失,而应用Nec?1能显著改善LPS注射导致的上述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PS注射后大鼠患侧黑质内IL?1β及TNF?α、RIP1与RIP3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 0.05),Nec?1干预组动物IL?1β(P< 0.01)、TNF?α(P< 0.05)、RIP1(P< 0.01)与RIP3(P< 0.01)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RIP1/RIP3介导的程序性坏死与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密切相关,程序性坏死可作为治疗中枢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潜在靶点。